早期AOI的應用大多使用在電路板過完回焊爐(reflow oven)焊錫后的品質與外觀檢查以取代原本的人工目檢(Visual Inspection)或補足人工可能的疲勞漏看,,稱之為「爐后AOI」。隨著電子產(chǎn)品的快速發(fā)展與EMI/EMC的要求提高,,RF產(chǎn)品大量使用屏蔽罩,,再加上預防勝于治療觀念興起,所以也就有了「爐前AOI」的出現(xiàn),。
 
「爐后AOI」檢測的目的是為了能即時將不良現(xiàn)象反應給SMT制程,,提高產(chǎn)品良率,另一個目的則是為了確保PCBA(組裝電路板)在后續(xù)的制程中沒有品質問題,,否則一旦電路板被組裝成整機后才發(fā)現(xiàn)問題,,就必須要拆機拿出PCBA才能修復,,浪費時間,還可能造成報廢,。所以,,「爐后AOI」檢測通常是SMT電路板組裝的最后一個步驟,用以確保品質,。有些PCBA后續(xù)還會有ICT,、FVT等測試制程,以期提高PCBA的測試涵蓋率達到100%,。
 
AOI檢測的側重在外觀,,藉由光學影像比對原理,基本上可以檢測出電路板上是否有缺件,、零件偏斜,、墓碑等問題,還可以有條件的檢測出是否有錯件,、極性反,、零件腳翹、腳變形,、錫橋(無法檢測錫絲),、少錫、冷焊,、空焊(無法檢測假焊)等問題,。關于AOI的詳細內容可以參考「什么是AOI?AOI可以測哪些電路板組裝的缺點,?」一文,。
 
就因為「爐后AOI」是在爐后焊錫完成的最終檢查,當它檢查到有不良的時候就已經(jīng)是既成的事實,,這時候就必須要動刀動槍(動烙鐵)才能加以修復或報廢,,如果可以在回焊前就把可能的不良抓出來并加以改正,這樣就可以在電路板焊錫前就把后續(xù)可能的焊錫缺點或零件問題解決,,也可以大大降低爐后在修復的比率,。